1. 首页 > 星盘分析

古代天干地支纪日法_古代是如何进行天干地支计时的

古代天干地支纪日法_古代是如何进行天干地支计时的

古代是如何进行天干地支计时的

甲、乙、丙、丁、戌、己、庚、辛、壬、癸叫天干(又称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地支(即十二地支)。

古代60年一纪怎么分前后

古代的60年一纪通常被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称为甲子和乙丑。甲子一纪是以60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称为一个甲子,周期内包括了丙丁庚辛壬癸六个甲子。乙丑一纪是甲子一纪之后的一个周期,也以60为一个周期,包括丙丁庚辛壬癸六个乙丑。甲子和乙丑一纪的分法是古代人根据十天干、十二地支的交替周期而制定的,用以纪年和纪时,具有重要的历法意义。

地支纪时法

天干地支纪时法规定十二时辰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时辰,每天十二时辰与24小时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古代的一纪是多少年

12年。

为什么天干地支60年,理论排表120年,

因为天干地支排列60年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以后又重新从甲子,乙丑重复使用了。所以理论排表120年的后60年实际都在用。个人愚見。不对之处恳请高人指正!谢谢!

如何计算干支纪日

我把公式给你

日天干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4C [C/4] [5y] [y/4] [3*(m 1)/5] d-3

z=8C [C/4] [5y] [y/4] [3*(m 1)/5] d 7 i

其中c是世纪数减1.奇数月 i=0,偶数月 i=6,年份前两位,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 ] 表示取整数.

1月和 2月按上一年的 13月和 14月来算,因此C和y也要按上一年的年份来取值.

g 除以 10 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 12 的余数是地支.

如果先求得了g,那么

z=g 4C 10 i(奇数月i=0,偶数月i=6)

如:

2009年7月16日

G=80 5 45 2 4 16-3=149 余数为 9,天干是「壬」

Z=149 80 10 0=239 余数为11,地支是「戌」

天干地支纪年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庭下令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 简称干支,是我国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例如今年以干支纪年就是戊子年.

夏历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因此又称“十二地支”,其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天干地支,总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作用的结果.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x3.958hb.com/article/54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