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盘运势

梦见花圈了可没见死人_女人梦到花圈预示什么是什么意思

梦见花圈了可没见死人_女人梦到花圈预示什么是什么意思

女人梦到花圈预示什么是什么意思

女人梦到花圈,表示着在你近期的生活中,或是在自己的事业上有着好的机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着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但是能够成功则还要靠自己的努力。

你有没有梦到过去世的亲人

姥姥和姥爷,我都梦到过去他们的世界。

好神奇。

1.先来说说姥姥的世界。

姥姥去世前,我梦到过姥姥各种去世,几乎两三个月就梦见一次。

姥姥去世后,我又经常梦到各种姥姥好了,跟姥姥聊天。

场景是姥姥住的医院。

梦中,医院的走廊东西走向,我走到了西头右手边最后一间房。

房间通体白色,白墙,白床,白被子。

然后我就看到姥姥躺在床上。

我安慰姥姥:“你看,我们不回家呆在医院,不是好多了吗!”

姥姥点头!

我问姥姥,要不要梳头发。

姥姥说好。

(生前姥姥可能觉得活不久了,老是念叨着回家。

我们就是这么劝的。

生前妈妈喜欢给姥姥梳头发)

然后我就去拿梳子,到了门口,遇到老公的表弟卖苹果,我记得很清楚是蛇果。

表弟让我拿苹果给姥姥吃。

我特意挑了两个坏的,说好的留着卖。

我端着碗就要去烫苹果。

走到走廊的一半,看到表姐打西边来了,还有几个别的亲戚。

我冲着表姐喊:“姐,快来,姥姥好了!”

表姐一听高兴坏了,赶紧过来。

表姐到我身边,就在我在的位置面向南面,有一个窗户。

窗户的形状就像教堂窗户的形状,上面弧形的四方落地窗。

没有一点围栏。

我们站在窗边往下看,直接看到地下一楼,姥姥就在下面站着,没有说话,也没有看我们。

然后下一秒,我就莫名其妙的站到了一堵墙外,手中还端着碗。

四周雾蒙蒙一片,白白的,我感觉自己面向东,除了左手边的一堵墙,啥也没有。

我想看看这是哪,就往前走,大概走了几米,看到原来是一个门向东的大院,墙旁边还摆着三盆花。

然后梦就醒了,梦中就觉得花很熟悉,醒来后,才警觉,那是三个花圈。

而我们正巧烧的就是三个花圈。

因为当时外公还活着,只能烧单数。

我告诉妈妈,妈妈说给姥姥烧的房子,窗户就是上面圆弧的四方窗户。

你有没有遇到过让你现在还心有余悸的诡异事

凡是我上过班的公司,不出一年最后都倒闭了。

每次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到我手里都会出问题,但是别人拿着用就没事,别人看着我用也会出问题,不是使用问题,也不是质量问题,修也没办法修。

所有我不喜欢的明星都不会大红大紫。

生活中我讨厌的人最后也不会有好下场。(我并没有说过一些之类的话,因为我还是很相信因果循环的,所以不敢作恶。)

父亲之前出车祸,躺在医院总说自己脑袋重,身体重。算命的说,是被一些不干净的东西缠上了。母亲和姑姑大伯母一起买了些纸钱,在家里床头做了一些事,送了出去。躺在医院的父亲第二天就说自己身体轻松了不少,头也不重了。

一年365天,有350天会做噩梦,另外15天记不清梦境,所以不算。

在我的记忆力,之前,是见过观世音菩萨的,好像菩萨还为我流过眼泪。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去年的时候,我妈给我算命,算命先生说我是观音菩萨送来的。(所以,我还是挺相信观音菩萨的存在的。)

很多事情,比如第二天的天气,基本上我都能预感到。很多不好的事情,我也能预感到,在某人开口告诉我之前,心里就会有答案。

出租房的卫生间里,半夜里时常会传来脚步声,可那个时候,卫生间里并没有人。有时候还会发出靠在墙上的拖鞋滑下来“啪”的连接好几声,只有我能听到,室友并不会听到。

昨天晚上,半夜醒来,莫名感到床在震动,可并没有地震,室友也感觉不到震动……

有没发生在你身上难以置信的一件事

我是单身狗,邻居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有一天,她竟然要搬过来和我住一起,难以置信!

我之所以是单身狗,并不是因为我想单身,而是因为我既长得不帅也没钱,所以没有女孩子喜欢我。

曾经,我自觉得自己有一腔热血且为人实诚,肯定有女孩能看上我这么踏实的人。然而,我相亲多次,都被人家以“人品值几个钱”为由拒绝了。

后来,我就再没想过找个女孩恋爱并结婚,所以一直单身了很多年。

那一年,我在一个小区里租住了两室一厅,和一个幼儿园老师为邻。

她长得很漂亮,颜值至少在8分以上。据她说,她有过一段短婚史,因为前夫家暴而离婚,目前也是一个人住。

因为年龄相仿,我和她比较有共同语言。有时,我们会一起开伙做饭;有时,我们会一起拉拉家常。慢慢地,我和她越来越熟悉。

不过说句实话,我心里肯定对她有想法,毕竟她那么漂亮,而且还是个老师。但是,想归想,我却不敢追求她,因为我有自知之明。

就这样,我们相处了两年多时间,我也暗恋了她两年。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我一直把她当作好朋友、好妹妹一样真心对待,在生活上给予了她很多帮助,不求回报。

直到有一天,我跟她道别,因为我爸妈在老家给我介绍了对象,让我回家相亲。那天,她看着我哭了,她说她不要我回去,她要和我住一起。

她还说,我对她的感情她能感觉到,我对她的好她也知道,她一直想找一个为人真诚、做事踏实的男人。至于金钱和物质,她并不在意。

听到她说的话,我感觉难以置信,就像做了一个梦似的。我真的想不到,她这么好的一个女孩,竟然会喜欢我!

最后,我和她住一起了,没多久就去领了结婚证,成为了真正的夫妻。

如今,我们两口子恩恩,生活得非常美满。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

婚姻幸福与否,金钱和物质并非关键因素。只要你有一颗真诚的心,肯定会有女孩喜欢你的,一样会收获圆满的婚姻。

如果你只有金钱,却无男人的责任和担当,那么女人都会对你敬而远之!

总而言之,人品最重要!金钱和物质并非关键!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是什么

这些都是古人丧葬文化里面重要的一部分,其实人的一生中,有三件事是最重要的,第一就是出生,第二就是婚姻,第三就是死亡,但是在这三者里面,死亡又是最严肃和隆重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对待死亡我们是最严肃尊敬的,出生亲人朋友可以不来,结婚一些亲朋好友可能来不了,但是死亡亲朋好友一定要到场送行。

死亡的过程到后续事情的处理都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这些基本上都会按照去做,很少有人敢在死亡的一系列程序上面做文章,过去对这方面的规规矩矩是最讲究的,现在也是差不多,在生活中许多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是在丧葬文化中人们如果有选择,基本上不会有人真的愿意改变。

现在除了埋葬有改变之外,其他的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改变,该进行的仪式还是要进行,该有的东西还是会有,就像墓碑上面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按照古老的格式留字的,而且格式基本上都是复古的形式,这也说明了我们民族在对传统文化的敬畏,说明了其实我们骨子里并没有抛弃我们的文化。

现在有人要求大众抛弃传统文化,把这些说成陋习,真是太搞笑了,别的国家都在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认可自己的传统文化,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只有我们是在毁灭自己的传统,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急着破坏消灭自己的文化和过去,只有我们自己在这样做,注定成为历史的污点和笑话。

言归正传墓葬文化中,墓碑上的内容记载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墓碑上的叙述基本上就是记录了墓里面躺的是谁,当然了普通人的墓碑是比较简洁的,不像一些达官贵人那样有着详细记载一生事迹的墓志铭,墓碑是普通人记载墓葬中死者身份的证据,让人第一眼看墓碑就知道死者是谁。

在农村生活的人都应该见过墓碑上面刻有考,妣,显,故,等这些字,只要墓碑上有字,这几个字至少有三个会出现在墓碑上面,这些代表着什么样的意思呢,其实这些就要从上古时候说起了,这些属于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这些出自《礼记,曲礼下》里面,对家庭成员生前死后的一种称呼。

考是指父亲妣是指母亲,这些是亡父亡母的称呼,显代表的意思是对故人的称谓,代表是先人的意思,属于对已故先人的一种尊重,故代表的是死亡,当然在丧葬文化中用死或者亡来叙述是非常不尊重死者的,所以用故来代表死亡,在书写格式上面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并不是随便乱写的,有着严格的格式要求。

一般的普通人并不像达官贵人那样对社会有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在墓碑上面达官贵人用的都是表达功绩的一些文字,而普通人对社会影响不大,所以在墓碑上面基本上都是以德来表述而不是用功绩,这是区分非常明确的,在古代也是非常严格的等级限制,现在我们用的都是以德叙述的墓碑撰写形式。

在先字和显字的运用上也有讲究,先字代表的是对已故的人的一种敬称,比如说先考先妣,显字用的就需要特殊的意思了,属于德字上的赞美,如果故者生前在家族中地位高而且有德,那么用显字就比较合适,而且显字使用使用上死者生前属于最高辈分之人,在他之上已经没有了活着的亲人,而在他死的时候后代人丁兴旺,在这种条件下用显就不会闹出笑话,在传统文化中死者为大,所以在这些上面一点都不能马虎,不能有一丁点纰漏。

你知道哪些冷知识

64年的时候,朱老总去云南出差,想起了个云南讲武堂有个老同学还在监狱里,这个老同学呢,说来也没犯什么大事,老总就协调了一下给出了狱。

两年后开始,这小子看形势不对。

向反映,说自己没改造好。主动入了狱。

结束,巧了,刚好改造好,转身出狱后干上了云南省政协委员。

朱老总在讲武堂有个小学弟叫杨如轩,这个人贼有意思。

我们一贯的传统,不管啥时事儿,从头开始写,时间跨度几十年。

老杨出身农村,兄弟六个,条件应该不错,老爹是个私塾老师,即便不算知识分子,最起码也是个半耕半读。

16岁的时候,他哥被拉壮丁当兵去了,别人是坑爹,他哥是坑弟,没搞几天,溜了。

老杨一脸不情愿的顶了他哥的缺。

估计十几年技能点都点到当兵这了,在部队混了不到一年,就当上了排长。

因为袁大头小站练兵练的不错,开始往全国推。

云南这边就成立了云南讲武堂,跟天津讲武堂、奉天讲武堂合称三大讲武堂。

云南讲武堂一直办到1945年,和后边搞的保定军校、黄埔军校齐名。

因为老蒋的关系,黄埔军校的名气一直都比保定军校和云南讲武堂的名气大。

其实和保定军校、云南讲堂比起来,黄埔就是个弟弟。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云南讲武堂是扩招后的保定军校,那黄埔就是扩招后的云南讲武堂。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保定的教堂,讲武堂的操场、黄埔的战场。

不是说黄埔在战场上有多牛皮,意思是黄埔的学生学本事主要在战场上学。

可不是嘛,学制就半年,在学校能学个啥?没见现在的学生军训,搞一个月连个正步也踢不好?

要知道保定的学制是七年,讲武堂的学制是两年,黄埔只要半年。

只从时间上讲,黄埔出水货的概率就要高于讲武堂。

保定军校由于和我们这篇文章的关系不是太大。

我们简单的说下云南讲武堂。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还出了两个王,云南王龙云、新疆王盛世才。

这还不算完,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包括朝鲜、韩国的一些牛皮人物都是云南讲武堂出身。

当时的云南讲武堂已经在搞文化输出了,不仅仅培养国内人才,还培养起了国际人才。

所以什么朱培德、金汉鼎、杨池生以及我们的主角杨如轩。

全部往后稍稍,根本轮不着。

我们接着聊老杨。

讲武堂办第四期的时候,老杨的运气来了,去讲武堂读起来定向生。

他的好大哥朱老总,为了考讲云南武堂从四川徒步三个月到的云南。

那年朱老总24岁,老杨16岁。两个人成了同学。

17岁老杨跟着朱老总干满清,19岁跟着朱老总干老袁,妥妥的一个革命青年。

干老袁的时候,朱老总是个团长,老杨是老总手底下的一个副营长,小迷弟一枚。

朱老总的成名战棉花坡战斗也是老杨的高光时刻,带着敢死队作战,负重伤。

这仗之后老杨干上了团长,老总干上了旅长。

顾品珍背刺唐继尧的时候,老总和老杨挺顾品珍。

老总去干警察厅长兼宪兵司令,老杨干上了旅长。

唐继尧二次出山,收拾了顾品珍,这下怎么可能有朱、杨的好果子吃。

既然没好果子吃,那就撅着腚撩呗。从此两人彻底分开。

老总去上海找陈独秀要入党,陈独秀嫌老总是个抽大烟的军阀,就没同意。

这才去了德国学社科,后边碰见了才入的党,万里寻党的跟脚在这。

老杨这边跟着张开儒去广州找。

在广州日子没过两天安稳日子,就开始和张开儒闹矛盾,被撵了出来。

理由嘛,简单,通敌。

二十啷当的小伙子,还是个师长,那受得了这个委屈。

你们既然说我通敌,那我就通给你看看。

就真的去洛阳找了吴佩孚。

北伐的时候,叶挺带着独立团干到了湖南。

叶挺找到朱培德,听说守湖南的杨如轩是你兄弟?跟你说一声,我准备开削了哈?

朱培德说,别急。我写封信。

结果嘛,叶挺没削成,杨如轩干上了朱培德的二十七师的师长。

恰好,朱培德要让老总干南昌公安局局长。

老总从武汉去南昌的时候,就是老杨当的保镖。

老杨和老总再次见了面。

简单聊下朱老总在南昌刚起义时候的背景。

大家都晓得,南昌起义的时候有三个军,挪,就是下边这个。

南昌起义序列

三个军长,第九军是朱老总,11军是叶挺,20军是。朱老总虽然是三军长之一,但是手底下就一个军官教育团,四百来人。一直到三河坝分兵的时候,11军的25师划给了老总指挥断后,朱老总才有了自己的直属队伍,也就两三千人。这支队伍一直是后续红四军、红一军团的老。

南昌起义前,老总给老杨写信,说一块干吧。

估计是老总面子没有朱培德大,老杨装做没收到。

起义成功后,要往广州转移,准备按照国民党北伐的路线,再来一次。

往广州转移的先锋官就是朱老总。带着四百来号人在前边开路。

到抚州的时候,小迷弟杨如轩在那边杵着。

偶像兼学长到了城下。老杨问副官,这可是如何是好,打是不可能打的。要不去避避?等他们过了再回来?副官说领导英明。

就这么着,起义部队顺利通过抚州。

三河坝分兵,潮汕兵败后,大冬天的朱老总带着剩下的七八百人穿着半截袖满山头的乱窜,我们一直在说红军战士不是奥特曼,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也有扛不住是时候。

朱老总又想起了自己的小迷弟,派人给杨如轩送了封信,我要在你地盘上猫个冬,你看着办。

就这么滴,朱老总带着七八百号人来到了上堡。“赣南三整”其中之一就是在上堡。

在上堡呆了一段时间,朱老总觉得按着杨如轩一个人可劲薅,容易给他薅突了,学弟年纪也不大,厚道的朱老总怎么可能这种缺德事儿?

刚好就在整训的时候,晓得自己的把兄弟范石生在汝城。朱老总这才带着人从杨如轩的地盘溜到范石生那吃大户。

老范也是讲究,那你来吧,虽然只有七八百人,按一个团的编制先发了一个月的饷,另外给了一万大洋,十万发子弹。要知道当时毛先生的赏钱才值五千大洋。

朱老总就带着人在老范这猫着过冬,顺手还在当地搞起了土改,老范跟老杨学习,权当没看到。

既然聊到范石生,多说几句。我们对老范确实有点不地道。

朱老总后边把湘南闹了个底朝天,最后不是上了井冈山嘛。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之前我们写过,想了解的翻翻之前的老本子),湘南的士兵要回家。

到郴州的时候碰上了老范,郴州范石生的部队一听外边说朱老总的部队,竟然排着队要求被老总缴械。

特派员杜修经一下子懵了,还能这么搞?这样的话革命也太容易了吧?大手一挥,上。

29团直接把郴州洗了,之后直接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你说这办的都是啥事。

话题扯回来接着聊老杨。

我们之前聊过,湘南特委瞎勾吧乱整,朱老总没得办法带着队伍到了井冈山。

老总上井冈山之前,杨如轩就上井冈山搞了次一轮游。

朱老总的把兄弟朱培德在江西上了位,可能是急于表现,扬言十天之内平了井冈山。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朱培德校友兼学弟杨如轩的身上。

老杨琢磨着毛先生在井冈山就几百号人带一个团怎么滴也把人给灭了。临到出发,考虑到毛先生好歹是个中候补,应该有的尊重还是有的,又增加了一个营。

就这样师长杨如轩带着一个团又一个营从吉安晃晃悠悠的出发了,如果他从吉安直奔遂川没能打过的话,也就算了,毕竟是把光头撵到岛上当岛主的人物,打不过不丢人。

结果他在泰和分出来一个营去了永新。

当时在遂川的毛先生也是人狠话不多,先把这个营给灭了再说。对付这么一个营三百来人,带着伍中豪、张子清、袁文才一共两个团杀向永川。

看看这一个营被围的,结果显而易见,这一个营被包了饺子。

留下了一个营的装备,杨如轩带着剩下的一个团灰溜溜的撤了。

第一次只送了一个营的装备有点过意不去,马上组织了第二波。

趁着新成立的红四军正在庆祝五四的时候,我们看下当时的形势图。

被李宗仁干趴的第八军在株洲、衡阳、宜章一带,并且吴尚的第一师已将到了茶陵、炎陵了。

对于吴尚来说,反正把朱老总已经从湘南撵到江西了,就不太上心了,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嘛。果党一贯的操作。

所以朱、毛的重点还是在江西。

杨如轩悄默的派了两个团摸到了井冈山。还有一个团在永新守家。

老杨不愧是云南讲武堂毕业的,这次来了个迂回,一个团经龙源口直奔宁团,另一个团绕道黄坳,准备来个南北夹击。

红军这边,带着31团在七溪岭蹲草准备gank,朱老总、带着28团、29团去黄坳硬刚。

五少爷胡少海带着29团走在前面,在黄坳碰见了先到达的一个营,一个冲锋,这个营就报销了。

等到28团的王尔琢到黄坳的时候,发现没仗可打了,这怎么能行。带着人就去找剩下的两个营。

这两个团也贼有意思,看见王总就跑,一直跑到拿山,碰见了团长周体仁。

这两个营琢磨着,天晴了,雨停了,觉得自己又行了。

在团长的带领下又来到了五斗江,只和王总对线了一个钟,仍下装备就撤。

老周你说你图啥?直接回去不好吗?28团、29团这下可好,那简直是15分钟下一塔,镀层吃到吐。

再说毛先生这边,另外一个团还没走到七溪口,就听到老周已经达成送枪成就。干脆撤了。毛先生蹲了个寂寞。

朱老总补充一个团装备之后,带着28、29团直扑永新,准备好好找自己的小迷弟聊聊。那知道小迷弟不给面子,在城外稍微比划了一下,就撤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么搞了两次,蒋大队长都晓得了,拎着杨如轩的领导金汉鼎就是一顿臭骂。这个金汉鼎和朱老总也是同学。

挨了骂之后的金学长找到了杨学弟,再给你一个团,加剩下的瓶瓶罐罐一共五个团,也不要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了,平推,一路A过去。

前两次已经被霍霍的不成样子的两个团加上新划过来的两个团,从永新出发一路平A。杨如轩还剩下的那个没受啥损失的那个团在永城守家。

那知道朱老总下手没轻重,冒雨行军一百二十里,全歼了守永新的一个团。

五月一个月的时候,老杨报销了三个团,送给学长一个师的装备,这情谊。

第四次进缴的时候,老杨只能给校友杨池生搞搞配合,打打下手。

第四次进缴牵头人是杨池生,也是老总在讲武堂的校友,杨如轩的这个师在前三次进缴中报销,所以第四次进缴靠边站,也可以理解。

杨池生觉得自己的学长没那么好对付,就勾兑在井冈山屁股后边的吴尚要合作。

这个吴尚呢,是第八军唐生智的部队,由于唐生智想法有点多,所以被老蒋收拾了,他们就在湖南混不下去,被撵到了江西。

江西是朱培德的地盘呀,那有吴尚的立足之地,刚好这个时候杨池生找到他,吴尚琢磨着和杨池生合作一把,灭了红四,自己在这地儿呆着也不错,也就同意了。

当时吴尚只有一个营在十都,毛先生一分析,先搞定这一个营,再专心致志对付杨池生。

毛先生带着31团从茅坪经沔渡镇到十都,和28团、39团汇合,击溃吴尚,占领炎陵。

老杨觉得机会又来了,直接干掉了吴尚一个团,肯定是主力去湖南了。宁冈没多少兵了。

老杨这次发了狠,把指挥部设在白口,带着三个团杀向新七溪岭。

杨池生没能充分吸取杨如轩的教训,留下来一个团驻守在永新。让另外一个团去老七溪岭。

这边分成了三波,朱老总带着29团去新七溪岭找李文彬,带着28团去找杨如轩,袁文才的32团去武功坛,看看能不能捡个漏。毛先生的带着31团在炎陵往宁冈赶。

对了,李文彬也是朱老总的小学弟。

朱老总带着29团先占领了新七溪岭的制高点望月亭。

29团之前说过的呀,大部分是宜章的农军,战斗力比较差。

虽然占领了制高点,还是被小学弟压着打,后边三十一团的一个营来支援,还是打不过。

实在没办法,朱老总都亲自拿着机关枪开始突突了,勉强稳住了阵地。

带着的28团就比较猛了,虽然杨如轩提前占领了老七溪岭的制高点百步墩。但是还是被王尔琢带队给攻了下来。

正在和学长对线的李文彬听说老杨又翻车了,慌了,就开始往龙源口撤。

那朱老总肯定不能同意呀,带着29团就在后边追。

这个时候,袁文才带着32团偷袭了老杨的指挥部。

28、29、32团把两只羊的4个团给包圆了。

歼灭一个团,击溃两个团。

杨如轩带着剩下的人撤向永新。

第四次反进剿大胜。

四次进缴送了6个团的装备,大家看看井冈山当时也就只有4个团。

井冈山红军序列

蒋看他这么仗义,就让他干个闲职,一直干到解放后。

也不怪老蒋起疑心,毕竟四次进缴,就跟学长教训不听好的小学弟一样。你看,金汉鼎、杨如轩、杨池生、李文彬都是云南讲武堂的小学弟。

也幸亏老总下手狠,直接把老杨的部队打没了。

要不然根据他真的去投奔吴佩孚这件事。

后边自个作成啥样,还真不好说。

解放后,肯定要跟这帮果党算账呀。

凭着老杨的履历,毫不意外的判了刑。

64年的时候,老总去云南,想起了个老同学还在监狱里,协调了一下出了狱。

两年后开始,这小子看形势不对。

骚操作来了:

向反应,说自己没改造好。

主动入了狱。

结束,巧了,咱老杨也改造好了。

干上了云南省政协委员。并且写了首诗

三十余年一梦空,永新附逆妄交锋。哪堪旗鼓未成列,已报弹花满市中。飞将白天突兀扑,两杨无计把身容。一团劲旅平,豪语铭心服总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x3.958hb.com/article/450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暂无